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为提高同学们对国画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5月24日18:30,三达书院联合艺术传媒学院李彦平老师开展第23期“落笔生画”活动,带领同学们在指尖放飞思绪,勾勒心中情韵,共同鉴赏国画中牡丹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几笔勾勒似云锦,点墨绘出心中情。国画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我们的历史大舞台绽放着极大的光芒,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对国画有所了解。因此,李彦平老师以“什么是国画?”这一问题切入本次活动主题,让同学们在公屏上纷纷写出了自己对国画的理解,“国画是一种山水画”、“国画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从题材分为山水画、人物画及花鸟画,而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但并无一人可以准确表述出来。随即,李老师在同学们所答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它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点染画形式,虚实结合、疏密相交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通过取景布局来达到一种不拘泥于焦点透视的一种视觉感,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李老师还结合具体国画“牡丹”的绘画视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对国画的认知,加深对国画之美的思考,体会画中意境,磨练心境,从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义与内涵。

李老师通过视频会议在纸上勾勒进行示范,向同学们讲解画牡丹的技巧。通过李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逐步着手尝试开始绘画,泡笔、调色、泼墨挥洒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也必不可少。李老师也在活动接近尾声之际,告诫我们:欲成国画必先书法,而且必须要真心喜欢并刻苦训练才得以练成。参加者赵子悦同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牡丹,‘国色天香’的美誉绝不是偶然,是历史的选择、鉴别的结果。通过本次活动,我对国画有了崭新的认识,了解到一些关于绘画的基础常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同时,我深切体会到国画作品寄托的诸多人文情怀与世人的内心向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将国画艺术不断传承下去,不断发掘美学价值。”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希望同学们在感受古韵及国画魅力的同时,将国画漫长的发展史牢记于心,在向往美好的同时,铭记传承不易,创新犹难。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解读牡丹之美,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及动手能力,还启迪同学们的创意思维,让大家在创造的道路上扬帆起航。未来,我们也希望三达学子能够在书院所搭建的创造力的平台之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深对美的思考,将国画元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