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体育之研究》中:“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阐述了体育“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四大作用,同时提出“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的学校教育思想,足见以体育人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在全生异科导师工作中,尝试将体育学科作为出发点,以多元项目体验、学科论文分享、主题沙龙互动、经典赛事赏析等为抓手,引导同学们从项目、文化、科研、理念、品德等多维度、多层次认识体育、走进体育、感受体育、热爱体育,让来自体育的能量赋能同学们未来完满的生活。
自成为学校首批全生异科导师后,同36名同学的成长时光俨然已成为工作中一杯不可或缺的“下午茶”,就像阿甘的那一盒巧克力,每一杯都独具风味,也让我们始终对下一杯保持期待。
在学年初,自己所带班级的同学们已进入到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考虑到他们在这个时间阶段除了要完成好自己的课业学习,还有毕业设计、开题答辩、考研规划、就业创业等,为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同学们的时间与选择,有侧重性的开展本学年的全生异科工作,便邀请每位同学在便签纸上写下若干条自己想参与的活动内容、需要的支持与引导等,大家在36张便签纸上的自主发挥便构成了我们班专属的“异”应俱全心愿黑板。

心愿黑板:以多彩点缀时光
心愿黑板最初的设想灵感来自电影《录取通知书》,男主在创立一所大学构建课程体系时,为了打破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决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他准备了一块巨大的白板,让大家把想学的内容写上去。同时,秉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先是自学,之后再把这项技能教给其他学生。这所学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课程设定,处处释放着激情,充满了活力,收效甚好。比如,想学做饭的同学拥有了炒出一桌好菜的手艺,热爱摇滚的同学在夜晚开起了演唱会并吸引了很多周边学校的学生参与,钻研服装设计的同学成功举办了专业度极高的服装展……

人的一生有很多可能,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们更多创造的舞台,真正的学习是可以随处发生的,让大家在了解、体验、参与中保持提高的状态和愿望,永不停止才是最佳。我们异科班的心愿黑板便体现了大家的向往,除了在就业择业、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对于集体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感,不乏体育项目,还有美食、趣味游戏等。本学年的工作便是围绕大家的“异”应俱全心愿墙设计每一期的异科活动,并围绕体育学科从分享讨论与体验参与中,让大家去认识更全面、真实的体育,过得有趣且有意义。


团建活动:以协作汇聚力量
体育教育的核心力一定是体验式,只有在充分地参与、经历中,感受身体在运动中最纯粹的展示、拉伸、流汗等,才能收获体育中的乐趣与精神塑造。同时,协作式的体育活动更能让大家重新定义团队。作为了解体育最基础的体验,我选择了一系列新兴的体育项目,包括部分项目的新式规则,帮助异科班的同学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为后续从习惯养成、学科分享等方面多层次认识体育打好基础。最开始用一场接力式隔网羽毛球赛,让同学们彼此间信任与熟悉。

由于赛制规则每人只能轮流上场打一拍,每一次得分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个人打球的优点都会尽可能地发挥,同时弱点也会被对手放大重点突破,需要不断地交流,以团队之力让优势发挥到最大。因而,我们在团队中要熟知每个人的优劣势,如力量足、跑动快、扣杀稳等,在排布上场顺序时可结合对方球员的劣势依次匹配,以长克短。从整体性上看,一支队伍要像一个人,及时总结、鼓励、发现问题,在接、发球时面对违例情况第一时间提醒,让团队整体获益。当一支队伍里每个人的优势都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时,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团队的一大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被赋予更多教育价值的可能。在皮划艇竞速体验活动中,前期对救生衣的设计与穿法、船桨的设计与使用、皮划艇的构造与上下船方法三个维度的了解学习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使用方法,还从它们的每一项设计中感受到设计师考虑的全面周到,从救生衣的每一条卡扣、每一个口袋、松弛度的调节都最大程度的考虑了诸多救生因素;船桨板的内外侧对于划水助力的设计及一个漏水口的贴心打造;皮划艇上三个位置的设定及根据不同身高人群的卡位设计,都能在给人良好体验的过程中反馈出诸多思考,折射到现实中便是体育设计给予的人性化考虑。后期的竞速比赛,等长的学习体验时间及相同的从零起步,每个人呈现的操作水平却是不一样的。结合此情况,我班祝博洋同学在小结分享中,将这引申到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毕业之后我们的发展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其中的过程更多在于课堂学习之后我们的安排与规划,来自课堂外的能量。




谈心谈话:以热心架构桥梁
作为一名异科导师,做好陪伴是初衷,这更需要我们有一份主动走过去的心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除完成好每一次活动的设计,我会主动找同学们去“唠家常”,当前阶段有哪些目标正在完成?有哪些瓶颈需要克服?最近参加了哪些活动?体测准备得如何?心中认可最佳的师生状态便是亦师亦友,自己能够为他们带来一些建议和帮助,同时从他们的认知、视野中带给我当代学生的关注、思考及乐趣。欣喜于自己的建议给予他们提升与帮助,更欣喜于他们分享给我们的乐趣故事,在这样良性的互助模式下营造丰富有趣的大学工作氛围,主动加糖。
主题沙龙:以交流引发思考
我国学者先后从人类对自然回归与对文明向往之间的矛盾中,论述了体育的产生,认为其同时连接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自然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对于人的功能、作用是强大的,这点在学校体育上体现得尤为显著,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新时期的体育已逐渐成为人全面教育的重要部分。竞技体育作为我校完满教育四大模块之一,在当前两条主线引导的赛事平台体验中,给予同学们充足的锻炼与培养。在负责全校体育赛事平台的建设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也将体育工作的规划及热点梳理为主题,与同学们探讨交流。在多级联动赛事体系的建设中,以俱乐部赛事体系的设计与创立,结合国内外学生体育俱乐部的成果,让大家对学校首批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组建、需要关注的章程设计等作讨论。同学们对于俱乐部创建的想法分享给予了很多启发,助力了俱乐部管理章程的完善、梳理。

还有一些讨论和当前大家的关注点息息相关,在体测前后期,与同学们就1000米跑、肺活量等项目的锻炼提升作交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训练计划,避免运动损伤,力争提升体测成绩。多数同学经过这段时间有侧重的锻炼,体测成绩均有提升,重点是之前很头疼的项目在认真准备过后并没有那么难。体育是最公平的竞技,赛前付出多少,后期在赛场、测试中就会多么轻松。正如一句话:“你只有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自律不是当下的,而是长期的,最好的自律是让一种扎根、积蓄的方式成为自己的习惯,总要有几件事值得自己长期奔赴,一生追求。
讲座研讨:以跨界打开天窗
体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的分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过体育学科层面的成果、论文等帮助大家多元、丰富地认识体育,同时对于在自身学业上有新规划及兴趣度更高的同学达成一些借鉴与助力。学科层面虽隔行如隔山之说,但对于学术的一些思考方式、框架体系搭建、严谨态度塑造等是一脉相承的。

在大家开题前期,我通过一篇成型的体育学硕士开题报告,帮助大家全面、系统地认识开题的意义和过程。毕业设计的构思与开题是相辅相成的,构思的成果便是开题报告与答辩的呈现,引导大家做好充分阅读与思考,明确自己想要写什么?为什么写?选题的依据在哪里?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从选题依据、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维度,带着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去对待自己的毕业设计。

通过一些选题新颖度高、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与大家一同阅读,从整体框架的搭建与研究结论上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以及从学术角度看待发展中的体育。在论文《体育人物式神话构筑的符号学解读——以“科比·布莱恩特”为例》的分享中,以篮球巨星科比为研究对象,从人物的符号学属性、人物主宰下仪式化的“文化展演”、伴随文本下的媒介叙述方式、“科比式”神话的生成四个维度,通过符号能指对崇高精神的链连、图腾LOGO对人物符号的代言、媒介传播对符号意义的扩容、受众互动对文化价值的建设、否定叙述对共性符号的传承,最终构建起受众对原文本的认同感,以此在符号学角度解答了科比为何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微学科类的研讨让同学们在更高、更多的视角去看体育,对于其中有考研、科研规划的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考过程,敢于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成果去做分析,去认识、解读社会现象。





回顾即将走过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数字记录着我和异科班23次活动,200+活动覆盖人次,我也选择用创建自媒体专栏去记录和同学们相伴成长的这份美好。“心愿黑板”上的小目标还有不少等待实现,期待体育范儿的异科能给我们的同学在大学时光中点燃一把火,让他们汇聚更多能量,照亮自己向上攀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