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舌战展雄风,争锋相对辩天下。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思维能力,11月9日,在大家的热烈期盼下,第十二届“信院杯”辩论赛个人海选赛于腾讯会议拉开了帷幕,本次比赛特邀来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的赵静和石慧老师、通识教学部的毕芳荣老师、商务英语学院的吕晓红、贾晓娇、刘巧巧、郭娟、翟平丽老师、创意写作学院的董文媛老师和图书馆负责人高峰老师来担任本次个人赛海选赛的评委,为同学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全面助力赛事的顺利推进。

辩是非 论长短
首先主持人进入正题,并介绍本次比赛的规则以及辩题,陈述完规则后宣布比赛开始,辩手围绕“相亲时应该化妆还是素颜?”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辩论,“应该化妆,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是对对方的尊重。”“不应该,素颜才能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这样更加真诚……”。各组辩手有条不紊、妙语如珠,正反方各自论证观点,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双方你来我往,十分精彩!


辨明理 知才情
“学历能不能代表个人能力?”“节日为父母买礼物是一种道德绑架吗?”“红包能不能代表礼物?”“女士优先无助于性别平权吗?”种种“接地气”的辩题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辩手们会如何开展他们的论述呢?一攻一守、一进一退,大家拭目以待吧!
整场比赛过程紧凑而不失深度,激烈而不失风度,对于各位辩手而言,以辩明理、以论促学,敢想、愿思,凡事存疑、思而胜之,这是一次和其他辩手思想的博弈及语言的交锋;对于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视听盛宴。


巧思辨 精言语
具有社会意义的论题是辩论的社会价值所在,“信院杯”辩论赛一直秉承着“传播时政信息,学习先进文化”的宗旨。评委老师从辩手的表现状态到语言组织能力,一一进行点评,将完整度、流畅度、时间把控等要素作为评判标准,指出选手论辩的优缺点,并传授相应的答辩技巧。对于“学历不能代表个人能力”这一论题,赵静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终身学习理念,让辩手们认识到学历不是全部,终身学习才是王道,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辩手们听后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知情思 逐梦想
本次辩论赛的个人海选赛阶段精彩激烈、异彩纷呈,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对增强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体现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有着关键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为我校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此,第十二届“信院杯”辩论赛个人赛海选赛圆满结束,晋级的选手将参加下周三的“四十进二十”入围赛。相信辩手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让我们祝我们,也期待着下一场比赛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