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黏土、一颗香梨,在指尖的揉捏与思想的碰撞中,一场关于艺术与思辨的探索在晋中信息学院箕城书院展开。3月12日16:30-17:30,箕城书院在思辨力大厅举办了黏土幻梨:具象与抽象的美学思辨创意活动。

活动开始,组织者把准备好的黏土等制作材料发到同学们手中,指导老师通识教学部贾缨琪老师讲解了黏土的运用和在操作步骤中注意的事项。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挑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自己的DIY创作。


从具象到抽象
活动以“梨”为创作命题,参与者需通过黏土塑造表达对这一寻常水果的独特理解。大厅里,揉捏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很快学会了黏土配色、捏制技巧。揉、捏、搓、贴……一会儿工夫,黏土变成了形态各异的梨子。贾缨琪老师指出:“每个作品都是创作者哲学观的具象投射,我们鼓励打破思维界限,在泥塑过程中完成自我对话。”


思辨与审美
在创作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形态、质感、空间等元素,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当黏土遇上梨,通过揉捏、塑形、思考与反思,参与者将重新审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发现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无限可能。


学生感悟:
参加这次“黏土幻梨”活动,简直太好玩啦!一开始,说要用黏土捏梨子,我就想,这还不简单,照着真梨子的样儿来呗。结果上手就发现,根本没那么容易,看看周围同学,大家捏的梨子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怪兽,有的像会跳舞的小人儿。我也放开了,把梨子捏成了一个带大耳朵的萌物。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做手工不用拘着,可以大胆创新!
——环设2404班 张雯艺
在制作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双手与材料的亲密接触,还通过揉捏、塑形、拼接等步骤,将脑海中的创意一步步转化为现实。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沉浸在创造的快乐中。当然,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如何让黏土的形状更加精准,或者如何搭配颜色才能让作品更具美感。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
——金融(专升本)2402班 岳一帆
(撰稿:马欣茹 宋杨杰 供稿:箕城书院 摄影:汤建钥 王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