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动态/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以书为起点 探索华为精神——三达书院开展圆桌读书会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15 浏览量: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11月13日18:00-19:00,三达书院发展导师胡红霞联动全生异科导师徐佳于三达书院行空间开展“圆桌读书会(第50期):识人善任,精进领导力之道”活动。胡老师以文为载体,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认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如果你想变得强大,就应该去学习一些东西,或多或少。任正非,一个从贵州小山村里面走出来的草根企业家。他是如何一步步创建自己的科技王国,走在中国电子科技的前沿、让他的华为走向世界?是凭借什么让自己成为通信行业的领军者?”胡老师带领同学们先看了封皮,使同学们带着对这本书的好奇去读书。随后把同学们分为五个小组,每个组选一章去读,再选一个小代表来分享他所读的这一章。经过二十分钟的阅读,首先徐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第一章艰苦岁月,任正非的童年是艰苦的,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真的很幸福。接下来由第二组的同学进行分享:“任正非大学成绩优异,毕业后毅然从军,在军队中的他依旧夺目,一个人的才华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接着其他组的代表依次进行分享。

田雨同学积极发言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通讯技术企业,我认为任正非拥有坚韧不拔,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郭昱彤同学说:“任正非在创建华为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也没有一次放弃,熬过了一个个艰苦岁月,使华为走向世界,他是一个很执着的人。”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徐老师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大人物,身上一定有他独特的闪光点,任正非身上的闪光点又是什么呢?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人脉、技术、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可见,他的特质是执着,这一路的坎坷与不易,只有他自己知道。”

接着,徐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去讨论。在阅读《任正非传》时,同学们对任正非第一个印象就是坚持不懈的实干家。纵观古往今来王侯将相,能在历史长河里面留下自己身影的必定有坚持这一必须条件,任正非将坚持二字贯穿于对于华为的管理,这也是他所固有的企业家精神之一。我们不难看出华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诸如资金缺乏、市场竞争、国际市场进入困难、创新研发的压力等。王洋同学感叹道:“就像书里所说‘极端困难的外部条件,会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任正非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读到这里,同学们才真正地了解到他的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畏挑战精神。胡一博同学说到:“我们应该学习任正非这种面对困难毫不放弃的实干家精神,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不要因为周围的风风雨雨而放弃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活动接近尾声,胡老师总结道:“任正非鼓励员工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他坚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主创新。任正非提出的工匠精神理念,要求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始终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竞争。”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和保持坚持不懈的追求。正如任正非所言,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以任正非为榜样,不断成长,不断前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撰稿:王慈霞 李奕捷 供稿:三达书院 摄影:张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