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泰古)书院“无边对话”活动开展以来,邀请来自行业精英、地方公益人物、通识课老师等走进书院,为书院学生带来了科技、留学、公益等方面的新声音、新理念。为给学生带来专业实践、大学规划等方面的经验,“无边对话”进一步推进学业导师进书院。
12月6日下午,艺术传媒系郭妮丽老师走进“无边对话”现场,与“无边人”对话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认识自己 让大学有形有色
大学的开始,与我们想象的并不尽相同,总会有迷茫与彷徨,不知身处何方欲往何处。大学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将近一个学期,在逐渐熟悉新集体、新环境的同时,奔波于各种活动、各类学生组织的他们,是否真正懂得自己想要的改变是什么。
郭妮丽老师与在场学生漫谈加入学生组织的那些事,同学们分享了通宵书写策划、搬运活动物资、参加公益活动的各种第一次,并认真分析了自己在组织中的作用。小小的互动带来了进一步的思考,学生组织不是“部长说什么,我干什么”,在任何一个学生组织,你都是主角,主动的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
“加入学生组织可以比别人更快的步入大学生这个角色,能更快明白与他人沟通、互相扶持的重要。”郭妮丽老师的引导亲切而实际。
活在当下 让生活有迹可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功来自长期的努力与坚持,郭妮丽老师告诉大家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在积累的过程中重视对爱好与技能的培养,让生活在自己目标的指引下更加丰富多彩。

郭妮丽老师分析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若希望四年的大学时光精彩纷呈,当下需要做的是认清自身,立足实际,在活动与学业间合理分配时间,学习和活动并不冲突,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要确立适当的目标,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高中三年,学生都已习惯整日忙碌的学习生活,繁忙学业中寥寥无几的闲暇时光也会感到别样的快乐。大学三个多月,三年的紧张学习状态一下被自由的生活模式所代替。在学习方面需要保持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在活动方面要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

学业导师进书院,让“无边对话”更贴近书院学生的思维需求,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针对性的为书院学生带来大学活动、学业等方面的引导。无边(泰古)书院关注每一位书院学生的成长,让“无边人”明白经历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成长。任何的挫折、苦难、幸福、快乐都是有意义的,“无边人”寻找美好、建设美好、凝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