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说:“舞蹈就是为了与神沟通”,诗人闻一多也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我们见过很多散发魅力的舞者,却不知曼妙的舞姿下他们执着的坚守;我们见过很多精彩绝伦的舞蹈,有时却不懂舞蹈背后蕴藏的文化秘密。12月6日19:00,“青藤周末之夜·舞蹈之夜”邀请到艺术教育中心王华老师,带青藤学子一起探索舞者灵魂、领略舞蹈魅力。

交流探讨舞蹈文化
从敦煌壁画复活的曼妙舞姿
蕴含数千年文化的舞蹈,不仅仅是艺术行为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一支《千手观音》瞬间把大家拉进舞蹈的世界,千只纤手曼颤,千只慧眼闪烁,每一次看到这样的画面,心灵都会被深深地撼动。王华老师从创作背景、历史文化、舞蹈编排等各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千手观音》的成功之处,她是演绎以善为核心的观世音文化的艺术新品,虽取材于民俗,却能脱胎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大雅,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她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姑娘们用身体的其他感官来感受震动,接受信号,按照幕外的手语指挥,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一支舞蹈演绎了神、演绎了人,展示了舞者的体态和灵魂,显现出震撼心灵的文化魅力,更让观者受以洗涤,这就是舞蹈的意义所在。

舞蹈让我们不一样
源于艺术 再塑舞蹈“精魂”
灵感造就作品,艰苦排练炼出精品。《小城雨巷》是王华老师带大家欣赏的第二个舞蹈作品,她的灵感源于诗歌作品《雨巷》,但王华老师说,大家看到的《小城雨巷》并非是江南风景的单纯再现,也绝不是戴望舒《雨巷》的单纯演绎。戴望舒的《雨巷》多的是愁怨,《小城雨巷》则力图展现阳光的江南、和谐的江南和温馨的江南,而舞蹈演员们的气定神闲,既展现江南物质丰饶后的文化从容,也塑造了江南的女性形象含蓄温婉而清新典雅。同《小城雨巷》一样,所有的舞蹈作品都是根据不同的演出场合不断改编、不断重塑,创作、音乐、舞美和表演完美结合,始终不失舞蹈“精魂”,这才是一支成功舞蹈的魅力所在。

艺术演绎精彩人生
影视作品中那些精致绝美的舞蹈
影片《十面埋伏》曾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影片中章子怡饰演的盲女起舞让观众耳目一新。电影中长袖舞动时,舞者似在空中飞翔又似在云间行走,轻柔的绸布随风飘起,长长的袖体纵横于空中时而转折合拢,时而飘逸闲缓,时而耸立,时而倾倒。那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那种种形体姿态,都凝聚着中国特有的艺术追求,也是人的思想驰骋于高邈境界的追求。 舞蹈在影片中的魅力所在,充分体现了在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舞蹈已深入到影视作品当中,并充分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品味舞蹈 热爱生活
桃夭灼灼其华 舞者自在动容
舞者们身穿粉色的服装,衬着粉嫩的脸庞,像是在春天盛开得花团锦簇的桃花般,鲜艳欲滴,惹人怜爱。舞蹈中,她们在舞成纵排后,一个个地四散跳开,霎时,一群活泼而又羞涩的少女便被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一支《桃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文化魅力,王华老师说,不管是什么舞蹈都有她吸引人的一面,也都有她独有的魅力和她产生的背景及内涵,就像中国古典舞,7000多年遗留、传承的文化产物,直到今天她还在以独有的身体韵味为主流,创造更大的欣赏价值。
“今天听王华老师讲述民间舞、当代舞、古典舞的特点及内涵,体会到艺术和文化的关系,也体会到舞蹈和生活的密不可分,这不仅仅是从视觉上欣赏舞蹈,更是在以后观赏舞蹈中,学会建立心理上的共鸣,真正体会舞蹈的魅力。”
——园林1705班 刘丽丽
“原来看舞蹈只是看精彩,今天学会了品味舞蹈,我体会到了《千手观音》背后的文化底蕴,也体会到了舞蹈表演者对艺术的付出,以及他们对舞蹈的热爱,让我对舞蹈有一种崇敬之意”
——财务1604班 崔媛媛
曾有人说,“舞蹈把身体当作工具,超越肉体表现人的灵魂”,今天王华老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表演者,舞蹈不仅仅是肢体表演,更是心灵沟通的又一方式,“舞蹈之夜”不仅有舞蹈,还有彼此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