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太行书院名誉院长薛保红教授莅临书院,围绕“成长”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学生干部角色定位、活动育人机制设计、学生成长路径等核心议题的主题活动。从教师座谈到学生骨干交流,再到新生入院礼,最终落脚于启迪心智的院长第一课,层层递进地构建了一幅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图景。



正本清源:教师座谈厘清育人本质
9月27日8:30,在教师座谈会上,薛院长直指当前学生活动中存在的异化现象,强调学分导向不应取代成长导向,形式主义更不能侵蚀育人本质。他要求书院师生骨干团队既要理解学校的育人要求,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需求,成为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点。将“促进学生真实成长”作为一切活动的核心目标。薛院长进一步提出“五力模型”,即体力、智力、能力、财力、权力的理论框架,以“五力”模型解决学生当下的“无力”痛点,并指出书院活动应重点夯实学生的底层“三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凝心聚力:学生骨干共话成长体系
9月27日10:00,薛保红教授围绕“初见·共鸣 院长聊成长”,开展“院长开讲啦”主题活动,与书院学生会成员展开面对面交流。他指出,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一个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的完整体系。书院应在学校“完满教育”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三个环环相扣的维度构成书院特色:以体力淬炼砥砺意志,为一切奋斗奠定身心基础;以情感交流滋养心灵,培育协作与领导的社会能力;以社会实践检验真知,搭建从校园到社会的桥梁。他创新提出的“三段式成长”理论为这一体系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到书院活动技能演练,再到社会真实环境实践,三者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成长体系。在互动游戏体验中,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清晰理解这一实践路径,学生骨干宁心聚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书院主人翁的意识,厘清学生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温情启航:入院礼连结书院家文化
9月27日15:00,太行书院2025级新生入院礼以“遇见·即同行”为主题,为新生开启成长新篇章。薛院长作为“大家长”寄语新生,并为各项目工坊负责人颁发聘书,鼓励师生共建多元“成长工作台”。书院综合办主任李静老师强调书院是“成长共同体”,并为新生展示书院课程包的初探索。发展导师为新生佩戴“小行家”徽章,特邀书院心理导师现场绘画解读心绪,异科导师分享陪伴故事,展现师生“双向奔赴”的温情。多维导师制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书院制育人合力;朋辈互助、榜样引领助力新生感受书院生活的烟火气,完成了“家”文化的首次温暖传递与情感传承。







启迪心智:院长第一课引领从“我”到“我们”
16:00,薛保红院长以《从“我”到“我们”》为题,为朝气蓬勃的小萌新,开展“院长第一课”,薛院长提出:当代年轻人最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有益的磨难”。在舒适区不断扩大的今天,他呼吁同学们要主动寻求成长性的挑战,通过体力锻炼锻造精神韧性。在“抓住机遇”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通过游戏体验深刻体会到:规则不是束缚,是保障每个人公平参与的基础,而成长则来自于每一次主动尝试和反思总结。薛教授引导学生体验大学生活的体验感、获得感、意义感,在书院共同体中书写温暖篇章。



从破晓到日暮,太行书院通过层层深入的院长活动,完成了从理念革新到情感融入的完满育人闭环。这一场仪式感满满的互动,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启蒙。相信同学们将以此为起点,在太行书院这个“成长共同体”中,勇敢跨越从“我”到“我们”的旅程,书写绚烂的“完满”篇章。

他们有话说:
关于成长与成功,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需主动突破舒适区、乐于吃苦;而真正的成功,则建立在经历成败的磨砺后,勇于反思、持续精进之上。从中得到的启示,将成为我今后学习与生活的行动坐标,助力自我锤炼,照亮未来之路。
——信息工程学院 张晨越
参加“院长有约”活动后,我深刻感悟到:首先要热爱运动,因为它不仅是强健体魄的基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砺意志的最直接方式。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交,在与人互动中提升责任感,学会协作与担当。第三需主动融入社会化进程,理解我校育人模式旨在打造具备综合素养的“不可替代型”人才,从而增强社会竞争力。
——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李姝颖
(撰稿:张妍 摄影:杨帅旗 李勇杰 供稿:太行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