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三下乡丨 “乡”约课堂 与你“童”行 ——杏花书院青年之声·乡村振兴促进团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07 浏览量:

7月5日至6日,在盛夏的炽热阳光中,晋中信息学院杏花书院“青年之声·乡村振兴促进团”满怀热忱与责任感,连续两日走进太谷文化中心。团队以“艺术启蒙+学业帮扶”为双主线,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新设计的趣味课程与系统的学业辅导,致力于为乡村孩童打造一个既充满艺术魅力、激发创造力、又能夯实知识基础、助力学业成长的综合性课堂,在寓教于乐中点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艺术篇:传统手艺走进乡村课堂

“黏土变形记”课堂上,志愿者手持红、黄、蓝等各色黏土示范塑形技巧,孩子们围坐成圈,小手在揉、搓、捏的动作中略显生涩却格外专注。当一位小朋友高举自制的“超级豪华黏土汉堡”自豪介绍时,现场洋溢着童真的欢乐,“剪纸传情”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屏幕演示传统纹样剪法,分发彩纸与剪刀后,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创作,活泼的小朋友剪出“喜”字与五角星,质朴的作品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诗词课堂上,志愿者贾子沫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拆解朗诵技巧,一位小朋友主动上台朗诵,虽语气生涩却饱含神韵,而童声与诗词也交织成文化传承的回响。

知识篇:“2+1”专项辅导助力成长

在创意手工课之外,志愿者团队同步开展“2+1”专项学业辅导,为不同年龄段孩子定制帮扶方案。面对低年级学生的汉字笔画困惑,志愿者以田字格纸示范书写笔顺;针对高年级算术难题,通过分步拆解法引导解题思路。“这个鸡兔同笼问题,姐姐用画图法讲完我就懂了!”一位小学生指着作业本兴奋分享。辅导过程中,孩子们如海绵般汲取知识,志愿者则以“错题本整理”“思维导图绘制”等方法培养学习习惯,让知识的微光在互动中逐渐汇聚成炬。

实践篇:志愿担当点亮乡约课堂

两日活动中,从黏土塑形时的创意迸发,到剪纸课堂的文化浸润,再到作业辅导中的思维启迪,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志愿者的专业担当。当孩子们在志愿者护送下安全返家时,手中紧握的DIY作品与写满笔记的作业本,成为“乡约课堂”最生动的注脚。“看到他们解出难题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我真正理解了‘三下乡’的意义。”志愿者程同学感慨道。

“三下乡”活动如同一座桥梁,既让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也为乡村孩童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杏花书院“青年之声·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将持续深耕太谷文化中心,以更多元的课程设计续写温暖故事,让知识与爱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以青春力量勾勒乡村振兴的温暖图景。

志愿者有话说

教孩子捏黏土汉堡时,他反复调整“芝士片”位置,说要给妹妹当“生日蛋糕”。看他举着作品时眼里的光,我忽然懂了三下乡的意义,我们不仅在教手艺,更在帮孩子把爱揉进指尖,让创意成为表达情感的桥梁。

——大健康学院 葛静

在辅导他们写作品时,小林画的兔子带着田埂草屑的纹路。学校搭建的志愿平台,让我们得以触摸乡村教育的肌理:当知识裹着泥土气息落地,当思维导图里长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这种扎根土地的陪伴,才是志愿活动赋予教育的深层意义。

——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贾志浩

撰稿:李志乐 摄影:韩思怡 供稿:杏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