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四月书院名誉院长工作纪实:深耕成长的沃土

发布日期:2025-05-01 浏览量:

四月,书院名誉院长系列活动与书韵交织成深耕成长的诗篇。名誉院长们以跨界智慧为犁,在书院播撒时代命题的种子,耕读思辨的土壤,共同为书院学子开垦出破局成长的新路径。当春日的光透过书页洒落,一场关于智慧碰撞与思辨赋能的深耕之旅,正悄然书写着书院育人的生动注脚。

杏花书院:跨界智慧解码时代命题与青年破局之道

4月15日10:00,杏花书院于表达力大厅举办开讲啦第53期:肢体语言在表达中的应用活动。杏花书院名誉院长高昂与创意写作学院王绍燕老师梦幻联动,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语言表达的饕餮盛宴。高老师以即兴互动开场,强调“肢体语言应自然流露,与语言内容相辅相成”。他通过模拟面试场景指出,过度设计的动作反而会降低表达真诚度,建议同学们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让肢体成为思想的外化表达。王绍燕老师则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微表情的力量,面试时短暂地点头示意,离场时的目光致意,让同学们意识到,表达时的这些细节传递的尊重感,往往比语言更具穿透力。

4月15日14:00,杏花书院于表达力大厅开展名誉院长系列活动之生活圆桌派第13期:时评睿谈活动,高昂老师以中美贸易博弈、人工智能浪潮与文化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为学子剖析全球格局。针对近期美国加征关税事件,高昂老师以数据对比揭示本质:“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内需市场的韧性,是应对冲击的核心底气。”他结合雷军与海尔周云杰的“流量与初心”之争,强调“实业为本、创新为翼”的发展观“小米以性价比打破垄断,海尔以品质坚守口碑——青年既要拥抱技术变革,更需筑牢专业根基。”谈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竞争力,高老师直言:“算力与算法可被追赶,但跨文化理解力与人性洞察力,才是中国青年的独特优势。”

4月15日13:30,杏花书院名誉院长高昂于潮音·语言艺术馆以《段永平传》为切入点,以有声电台录制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了大咖成长经历,并勉励同学们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并于当日16:00在上河书院206·竹林围炉夜话房间开展伴读书房《段永平传》。活动中,高昂老师结合段永平的创业经历和自身从软件工程师到电台主持人的职业转型经验,鼓励同学们突破专业边界,拥抱时代浪潮,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他指出,跨界背后是对表达艺术与人性本质的探索,而阅读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高老师还结合段永平、雷军等案例剖析成功背后的“可复制逻辑”,模仿不是跟风,而是从优秀案例中提炼方法论。

箕城书院:书韵耕读话思辨,职涯新篇共成长

4月28日上午10:00,“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之“阅读启智 书香润心”院长荐书会在箕城书院拾华·书斋举行。活动中,陈凌岳院长重点推介《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以中国社会文化为切入点,深度解析创业语境下的人际规则与价值导向。陈院长结合书中理论指出,传统中国社会中,个人通过人情往来、面子经营积累的“隐性地位”,往往比显性的社会身份更具实际影响力。但他同时强调,当下部分创业者存在“赚大钱、挣快钱”的浮躁心态,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关系经营,易陷入“人情透支”困境。而真正的创业智慧,是将人情逻辑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链接。

4月28日14:00,“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之就业分析与职业规划在箕城书院思辨力大厅举办。陈凌岳名誉院长、通识教学部杨瑞、实验实训中心张晓磊三位老师,围绕“就业价值观与决策能力培养”展开分享。杨瑞老师提及就业市场复杂性,强调择业应重视个人成长价值;张晓磊老师则提醒面对AI职业变革需立足优势理性选择。陈凌岳院长指出,就业是学生人生关键转折点,他着重强调,当下就业环境瞬息万变,学生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夯实专业知识,也要积极掌握数据分析、AI工具应用等新兴技能,塑造不可替代的职场竞争力。此外陈院长号召同学们善用学校资源,找到自己的兴趣锚点,做好长期职业规划,在实践历练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共赢,为未来职场发展筑牢根基。

4月29日清晨,“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之耕读体验日,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在水秀乡团场村农田展开。本次“耕读体验日”劳动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师生在躬耕劳作中体悟农耕文化。箕城书院综合办主任李孟孟、名誉院长陈凌岳与远景学院宿佳佳老师带领12名学生共同参与了这场别具意义的劳动教育课。宿佳佳老师以沉浸式教学方式,带领同学们认识了大棚内种植的贝贝南瓜、孢子甘蓝等特色作物,详细讲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讲述工人们克服困难铺设大棚膜布的生动事例。随后,陈凌岳院长与同学们一起挥锹松土、俯身除草,并为各类作物精心绘制了专属标识牌。陈凌岳院长在劳动间隙与师生们交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引导青年学子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亲身实践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道理。”

4月29日19:30,开展“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之“书院围炉夜话”。活动以“在思辨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辨”为主题展开讨论,8位辩论队成员依次分享了对辩论的独到见解,既剖析了辩论赛事的改进方向,也表达了对辩论艺术的热爱。多位同学建议创新辩论形式,增设更轻松活泼的非正式辩论环节。陈凌岳院长以“逻辑的体操,价值观的对话”精辟概括辩论本质,鼓励同学们勇于在辩论中暴露不足,将每一次思维卡壳视为成长契机。陈院长通过生动案例深入讲解辩论技巧,并悉心倾听、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创新建议。互动环节中,师生畅所欲言,既有辩论赛参赛者的实践感悟,也有赛事关注者的独到观察。让思辨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成为可触摸、可践行的能力灯塔,照亮在场每一位同学的思维进阶之路。

回顾本月,从职涯时代到思辨新篇,四月的工作纪实里,名誉院长们用深耕的姿态诠释着书院育人的温度与深度。他们以跨界视野解码青年成长的“方程式”,以书韵耕读搭建职涯发展的“阶梯”,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书院的沃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向。随着春日渐深,这份深耕的力量将继续沉淀为养分,滋养更多书院学子在时代浪潮中扎根破土,向阳生长。

(撰稿:书院部 供稿:各书院 摄影: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