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社区/ 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

书院焦点/ College community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院焦点 > 正文

第40期书院导师日:急救知识点亮校园生命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4-11-22 浏览量:

11月21日15:00,由书院部联合晋中市太谷骨科医院红十字会举办的第40期书院导师日——“急救同心,师者共守”于上河书院206奇点·多功能赋能室展开。本次活动聚焦急救知识,借助宣讲与实操演练双轨并行的方式,引领书院导师深度领悟急救的基础准则、常用技巧以及应对方案,以此增强书院导师们的急救技能,使其在紧急状况下能够精准、高效地施行急救。

了解心复苏:骤停心脏的重启密码

活动有幸邀请到晋中太谷骨科医院红十字会副院长王元凤为全体书院老师深入浅出地解读心肺复苏的奥秘。王院长细致入微地阐述了心肺复苏的概念,以及人体各脏器面对无氧缺血状态下的承受极限,并解析了“黄金6分钟”这一关键期的由来。她强调“时间就是生命”,一旦脑循环终止,数分钟内即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复苏行动拖延越久,生命之火的熄灭风险越高。尤其令人惊心动魄的是,遇到危险的十分钟后才开始复苏的案例,生存概率为零。

解码心肺复苏:开启生命急救的知识宝库

王院长向导师们深入阐释了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及识别心跳呼吸停止的专业技巧,同时详述了意识、呼吸及心脏状况评估的多种方法。她特别强调,在争分夺秒的紧急情况下,决定患者是否实施心肺复苏的决策不容迟疑,必须迅速实施。

接着,王院长细致讲解了基础生命支持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保持气道通畅、执行人工呼吸、维持人工循环及电除颤的正确应用。她详尽地介绍了两种标准的气道开放技术,并着重强调了清除气道、口腔及呼吸道深处异物的必要性。她还概述了四种人工呼吸方法与其效果评价标准以及气囊——面罩装置的操作要点。在人工循环方面,王院长针对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多次强调按压过程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最后,她强调,面对心脏骤停的紧急状况,及时进行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生存的概率可能下降10%。

揭秘心脏复苏:每一步实践都是生命的希望

在模拟救援现场,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周遭环境及患者状态,随即双手重叠,对准患者胸部实施精准按压,同时大声报数以保持节奏。紧接着,他们有效的清理气道,施行人工呼吸,整个过程流畅且连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导师们也严谨地进行各项操作训练,从评估患者状况到调整体位,以及开放气道和心肺复苏模拟操作,均将理论知识熟练转化为实践动作。在模拟情境下,他们进行实战演练,迅速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高声呼唤,细致观察反应。执行胸外按压时,姿态标准、动作精确,严格遵循理论中的频率与深度要求。开放气道时操作谨慎,人工呼吸时专注集中,依据呼吸评估持续优化动作,确保了救援行为的规范性与效率,赢得了现场医护人员的认可与好评。

参与培训的导师纷纷表示:“以前虽然知道一些急救知识,但经过今天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才真正明白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这不仅是对自己技能的提升,更是对学生和身边人生命安全的一份保障”。

此次心肺复苏活动,使书院导师们在收获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守护责任。未来,导师们将怀揣这份责任与陪伴,携手共织守护学子安全与成长的防护网。我们深信,此次导师日活动定能为书院老师们普及更多急救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学,以智慧之光和果断之行,为身边的人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点亮生命的希望之灯。

(撰稿:雒慧芳 王元丽 刘逸璇 庞紫艳 供稿:书院部 摄影:书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