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相见,始于一“面”,不止一“面”,每一“面”都是书院人触手可及的幸福!10月25日15:00,我想和你见一“面”第七届书院烹饪大赛暨面食文化鉴赏节于学生服务中心前广场火热开灶。本次大赛涵盖面食、面点、面艺三个赛道,30支劲队集结、150名巧匠汇聚,项目导师、异科导师、发展导师队伍全力加持,参赛学子跃跃欲试、面食竞答激情四溢、嗦面挑战乐在其中、面技表演精湛绝伦。娴熟的刀工、火热的灶台、精湛的技艺,美食匠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关于美食、技艺与传承的绚丽“面”章。






“面”香四溢:技艺与美味的双重较量
山西面食天下知,一样面百样吃。书院学子手握锅铲,走进这片校园版“露天”厨房。锅碗瓢盆齐上阵,油盐酱醋显神通。比赛现场热火朝天,揉、捏、按、压、团,巧手翻飞间,面团在“厨王”的手中玩出了“新花样”,菜刀与案板的触碰声、油锅与锅铲的翻炒声共同奏响着味蕾的交响乐。
一碗面食,承载着千年匠心。视线拉近这场创意面食之旅,感受面粉与水在手掌间的和谐交织,力量与技巧的精妙融合。小葱一撒,热油一浇,少许油麦菜加以点缀,“独当一面”经典菜系——油泼面孕育而生;熟练的手法行云如流水,轻轻一撒,葱花香菜飘香,卤汁浇在刚出锅的面条上,热气蒸腾兼独具匠心的“玲珑‘小耳朵’”牌打卤面就此呈现;刀削面、剪刀面、擦圪斗、不烂子……各种传统和创新面食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口水直流。




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面点融合香甜的糖分、润滑的植物油,搭配以酵母的魔力发酵,“面面俱到”队成就了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的太谷饼;细看“饭醉团伙”如何大显神通,面粉的细腻搭配红糖的香甜,交织着清新的水分子,再有红枣的点化,混合而成的红糖发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另有绿豆饼、柳林碗团、馅饼等特色面点形态各异、色彩缤纷,大家手持托盘在人群中穿梭,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洋溢着笑容。




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生活都显得不再单调和乏味。惟妙惟肖的“醒狮”,寓意着福禄双全,财源滚滚的“葫芦”和“福袋”,好运连连的“锦鲤”,巧手匠心的面艺作品如同艺术品般精致,书院er用熟练的手法揉捏出各种形态各异的花馍,脑洞大开的面艺“脑袋们”在指尖上编织出一个个关于幸福、吉祥与梦想的故事。




烹饪结束,三十支队伍手握匠心独运的面点、面食与面艺“佳作”递到评委席前。丰富多样的面食、香甜软糯的糕点、造型别致的花馍,书院er们用生动的语言细细描绘菜品的制作工序、文化内涵与其背后的故事,带大家领略了山西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悠久历史。这些书院“面食艺术家”们,不仅传承了先辈的技艺与智慧,更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将传统面食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赋予每一份作品以独特的灵魂。




‘面’里藏知:让智慧与味蕾共舞
面食江湖,谁主沉浮?面食知识大挑战,让智慧与味蕾共舞,看你能否‘面’面俱到,笑‘芝’江湖!镜头悠然展开,面食小达人们早已蓄势待发,多变的题目如同面食的千变万化,无形的陷阱则暗藏着对面食知识的考验,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学子们沉浸于答题的乐趣之中,个个自信满满,侃侃而谈。按铃响起, 抢答环节正式开始,选手们眼疾手快,纷纷按下抢答器,争取第一个答题的机会。这场藏在知识里的“面食文化”赛,让书院er们在熟知山西传统美食文化中,不断传承与发扬。




“筷”中取胜:舌尖上的速度比拼
来山西,见一面,远方朋友,咥面来!劲道的面条,浓郁的汤汁,丰富的配菜,仿佛在向选手们发起挑战。三十支队伍代表上前围坐,待师傅做好面条,“咥面”大战一触即发,随着哨声吹响,现场嗦面之声不绝于耳,选手们或低头猛吸,或大口咀嚼,嘴角偶尔溢出的汤汁也顾不上擦拭,只顾着与时间赛跑。亲朋好友围绕一圈,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则紧张得呼喊了起来,双手紧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场激烈的比赛中。“33秒92!”只见面食组“面面相聚,必有回响”队以最短时间拿下胜利,选手们大口大口的吃面,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北方人豪爽的样子!




乐享非遗:让文化在品味与传承中活起来
用面食融合文化,用技艺传承经典。大赛特邀国家面点二级技师杨帅师傅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面技展示。在这里,百余位书院家人们一饱眼福,共赏这场“面食杂技”。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师傅脚踩独轮车,头顶面团,双手交叉有序,只见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面条如银鱼入水般飞出,观众连连鼓掌叫好。厚厚的面片糅合成光滑的面团,中间留一小孔,鼓起腮帮轻轻吹气,薄如锡纸的面球,如同大白蘑菇一样。伴随着观众的欢呼声,杨师傅表演的龙须拉面,无疑将一份面团拉到了极致的艺术。面团被整整拉伸了13次,8192根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分明,顺滑且富有层次感。书院学子们近距离了解非遗面食的知识,感受着不同面食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








在这场烹饪盛宴中,我们见证了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创意。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经评委老师评定评选出“御品状元奖”、“灵韵榜眼奖”、“逸彩探花奖”、“面智达人奖”、“吸溜达人奖”、“面面俱到卓越团队奖”集面食、面点、面艺三个赛道、6个级别21个奖项。


这场面食盛宴不仅是一场面食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当书院遇上面食节,传统的文化与青春的活力在这里碰撞交融。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一块美味的面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更激发了学子们对面食文化的探索与创新。未来,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在“面”与“食”的世界里探索更多的可能,创造更多的美好。
面食“艺术家们”有话说:
在参与由晋中信息学院举办的书院烹饪大赛面食杂技表演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书院制大学”模式下年轻学子们的如火激情与蓬勃朝气。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着对美食无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仰,以及对面食技艺代代相传的热切期盼。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播,一次技艺的火种传递。现场热烈的氛围让我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我传承与发扬面食技艺的决心和信心。我深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坚守,面食文化定会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国家面点二级技师 杨帅
很开心能够参与到这场别开生面的校园面食大赛中,作为项目导师,有幸见证学生们对面艺制作的热情和专注,他们灵巧的双手将普通的面粉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让我深感惊喜。这场充满烟火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乐趣。看到学生们收获满满,成就感也油然而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校园、走近学生,与他们共同成长,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项目指导老师、山西花馍技艺传承人 高海花
无论是酱香醇厚的炸酱面,还是卤香四溢的打卤面,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阿信独有的美好,每一处也都弥漫着面食的香气。幸福通过美食传递,美好就是与家人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大家一同洗菜,做饭,围在桌前,烹饪美食,闲话家常,在欢声笑语里感受爱与被爱。作为一名参赛的学子,我深深感受到,那一口口热气腾腾的面食里,不仅温暖了我们饥肠辘辘的胃,更慰藉了我们思家念亲的心。在这面食的香气中,我找到了家的味道,也找到了那份独属于“书院式”的温情与归属感。
——“面面相聚,必有回响”队队长 孔启航
此次活动是一场集味觉享受、视觉盛宴与文化感悟于一体的独特体验。在品尝师傅做的面条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山西地域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拉面师傅那行云流水般的拉面技艺,不仅让我惊叹于传统技艺的精湛与传承,更在心灵深处激起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无尽敬意。这场面食鉴赏节,不仅是一场关于食物的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食物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价值,以及它在连接人心、传承文化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食鉴赏家 王美金
【撰稿:李素芳 郝佳丽 董洁 供稿/摄影:书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