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声声在耳。在夏日微醺,万物勃发的初夏时节,太行书院名誉院长作客“院长有约”,与书院青年学子共聚“云”端,围绕“科学择业观的建立”与同学们碰撞思维,开展对话。

正确理解 科学对待
孔院长首先讲解了“职业”的基本概念: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并从社会学角度对职业的特征进行了剖析:不同职业体系包含不同社会关系;职业是一种包含着多种社会期待的社会角色。职业的“社会性”特征极为突出,它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作用。“规范性、功利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能够使从业者获得一定社会地位,更能为从业者提供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承担社会责任、贡献社会的平台。职业对个人的多重重要意义决定青年学子必须重视职业的选择。

一视同仁 职业平等
在分析到现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时,孔院长提到:“当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存在种种偏差,对目标职业预期过高,把自己将来的前景想象的无限乐观,憧憬当官、做领导、当老板,却不愿做普通的劳动者,不愿到基层、农村工作。”田亚雯同学对院长的分析深有感触:“我身边很多朋友眼中的好工作就是铁饭碗,尤其对于女生的职业,教师、公务员、医生、文职最看好,甚至片面追求岗位名称的“高大上”,错误的观念使得他们的职业生涯困难重重。”
孔院长叮嘱同学们:“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空缺的岗位上迫切需要的都是工作主动性强、专业技能强的人,同学们应努力提升自己,更好满足岗位要求,不能好高骛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学子只有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才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才能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谨思慎行 择心所爱
在职业愈加多样化的今天,正确择业,需要“谨思慎行”。青年学子择业时应该有自己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塑造自己,提高个人素质。同时要坚毅果敢、当机立断,善于把握机会,清醒思考而不盲目浮躁。根据自己的潜能和特长,“量体裁衣”,择心所爱。
最后,孔院长总结说道:“进入一个理想的单位,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均意义非凡,幸运之神总是偏爱有准备者,职业生涯之路很漫长,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单位。”

贺宇丹同学说:“孔院长提到的问题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而他们中大部分是迷茫的、目标不清晰的,也因此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而在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也浪费掉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时间,通过这次的讲座,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张鹏同学也是万分感慨:“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里,确立目标,提升自己,确实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更应该从现在做起,学习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使未来的自己不再迷茫做一些保障。”

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这就意味着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已经结束,另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向你招手,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同学们都能微笑着自信地去面对这个新征程,既定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愿每一位学子拥有美好的明天!